首頁 >

2025-01-07

| 用圍棋幫助孩子紓解課業壓力



用圍棋幫助孩子紓解課業壓力


隨著課業壓力的增加,越來越多的孩子因學校的繁重負擔感到懊惱和焦慮。作為家長,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在學習的同時,也能找到紓壓的方法?圍棋作為一種兼具趣味性與教育性的活動,可以成為幫助孩子緩解壓力的有力工具。
 

首先,圍棋提供了一個心理減壓的空間。在棋盤上,孩子需要專注於下一步的策略,這種專注力的培養能夠幫助他們短暫地忘記課業壓力,專注於當下的棋局。同時,圍棋的規則相對簡單,卻又充滿挑戰性,這種結合能讓孩子在過程中感受到樂趣,從而減少內心的焦慮感。此外,透過下快棋或設計趣味規則,可以讓孩子在放鬆的氛圍中體驗圍棋的魅力,而不必承受競爭帶來的壓力。
 

其次,圍棋能幫助孩子轉換思考模式。與其過於糾結於學校中的輸贏或成績,圍棋讓孩子學會用長期規劃取代短期的焦慮。例如,在棋盤上,他們需要學會"取大捨小",選擇最重要的目標並付諸實踐。這種策略性思維也可以應用到課業安排中,幫助孩子將複雜的任務分解為可管理的步驟,從而降低壓力。
 

圍棋歷史中有一則關於唐代圍棋大師王積薪的故事,非常適合作為啟發。據說,王積薪年輕時壓力甚大,因為老師要求他在短時間內掌握經書。他在偶然間接觸到圍棋,發現棋盤上步步為營的策略能讓他放下焦慮。他每天安排學習後的時間專注於下棋,將棋局中的耐心與規劃應用到學習中。不久之後,他的學習效率顯著提高,甚至在老師的考核中名列前茅。王積薪還以此感悟到,壓力之下不應只專注於眼前的困難,而是需要找尋長遠的目標,逐步前進。
 

此外,圍棋還是一種促進親子互動的絕佳工具。家長可以利用下棋時間與孩子建立聯繫,既增進感情,也能在輕鬆的氛圍中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。共同下棋不僅能讓孩子感受到支持,還能為家長提供機會引導孩子以正面積極的方式看待壓力。例如,家長可以透過棋局中的故事或比喻,教導孩子如何在壓力面前保持冷靜與耐心。
 

最後,家長應避免過度強調競爭或結果,讓孩子能夠自由地享受圍棋的過程。例如,不要求孩子記住每一盤棋的棋譜或追求勝利,而是將重點放在參與與探索。這樣,孩子不僅能從中找到成就感,也能學會以輕鬆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挑戰。

 

總之,圍棋不僅是一項提升孩子思維能力的活動,更是一個減輕壓力的心靈工具。透過圍棋,我們能為孩子創造一個放鬆與成長並存的空間,幫助他們在課業的壓力中找到平衡,迎接未來的挑戰。
 

 

 

家長又問:  同學就是課業寫不完該怎麼辦?

 

 

1. 重新評估孩子的時間安排

建議家長協助孩子重新規劃時間表,將時間分為幾個小段落,留出短暫的休息時間。圍棋可以成為這些間隙中的活動,讓孩子用10到15分鐘進行快速對弈或解題,幫助大腦放鬆,重新集中注意力。

  • 舉例:「完成30分鐘的作業後,可以花10分鐘解一個簡單的圍棋題,然後再回來繼續完成作業。」
     

2. 學會抓住重點,優化任務完成效率

和圍棋策略類似,學會「取大捨小」是重要的課業管理技巧。教導孩子先完成最重要或最容易的部分,再處理困難的題目,減少壓力。

  • 家長可以說:
    「就像圍棋中,我們不可能把所有的地都佔滿,先抓住大地點,再考慮小地點。課業也是,先完成老師強調的重要作業,再慢慢補充其他部分。」

     

3. 利用圍棋培養耐心和解壓

如果課業的壓力太大,孩子往往容易出現煩躁或拖延情緒。圍棋能幫助孩子學會分步解決問題,例如一點一點地推進局勢,同時引導他們冷靜心態,避免情緒化的行為。

  • 讓家長引導孩子:
    「當你覺得課業很多時,不妨先做一些深呼吸,想像自己正在下一步圍棋。每一步雖然小,但都是往目標前進。」

     

4. 向學校或老師溝通,尋求支持

如果課業量長期過多,家長可以主動與學校老師溝通,了解作業的目的和要求,甚至提出是否可以調整作業量的建議。老師了解孩子的情況後,可能會提供更有彈性的解決方案。
 


5. 給孩子足夠的心理支持

家長可以用圍棋對話的方式,讓孩子理解學習和生活都像一盤棋,有時需要面對挑戰,但每一步都有改進的空間。讓孩子知道,未完成的作業不等於失敗,而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。

  • 與孩子溝通:
    「就像我們下棋,不是每一步都能馬上贏得全局,但每一步努力,都是在累積勝利的條件。」

     

6. 用圍棋引導“減壓式學習”

建立規律的小圍棋時間,作為課業與生活的分隔點。例如,在孩子寫作業的中途或結束後,讓他們下幾局快棋作為獎勵或放鬆方式。這種規律可以幫助孩子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中找到平衡。

 

 

TOP